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

智造時代,來去開趴!

...緣起

在一次地噗聚(2014/08/24新竹噗聚)中,我與原禎一路暢談,突破我長期來的困惑,行動載具一直停留在閱讀、媒體、知識搜尋與整合、社群...等「創作」的知識性學習面向,但是讓學生動手操作這一部分,卻似乎隔著一塊玻璃。聊著聊著!從機器人、積木,一直聊到最近很火紅的Maker(創客:親子天下也做了不錯報導)與物聯網(維基百科),也聊出了一些想法。


霧裡看花....?

在我的雛型概念中,比較長遠的目標在「STE(A)M」部分,因為學科發展才是課程的基礎與重點。至於在行動學習部分,我定義在「創作」,再藉由 Fablab 教室,整合「美勞」、「音樂」、「表演藝術」、「烹飪」、「手工藝」、「科展」...等不同的學習課程在學習內容中呈現。畢竟 Maker 的內涵就在於「合作學習」、「解決問題」。利用課程的延伸訓練學生的「創造力」,從不同的面向與學習的層次,培養學生的「創意」與「創新」能力。


曙光...

這過程,也要感謝許多好友與噗友的協助,除了原禎,也要謝謝仲佑兄即時的提醒,在課程上要注意創客的課程內涵,課程的面向,不要被資訊、科技喜好的職業病影響,過度集中在機器人、數位科技的區塊,反而失去了學習的多元性與活潑。
我心目中最具教育創客精神的是阿簡與小P老師,阿簡老師是我一直Follow的對象,從他的幾則機器人與SciCore科儀(SciCore科學儀器通用控制器)分享文,發現了科學學習的樂趣,如同顏國雄(雄哥)老師說的:「在學習過程,先不思索課程的設計完整度與完成度,至少先引發孩子的學習樂趣,就很有意義」。是的,這的確是,至少孩子在這過程,接觸了新的可能。還要感謝小P老師,播冗與我小聊一番,他更幫我點出一個重點,「科學」、「科技」是有很大差異的,所以在「STE(A)M」的課程設計中,非常需要注意它們的差別來設計課程,小P老師提到:「科學比較談研究與發現,這些比較偏向生活科技,科學的樂趣是---發現一個現象。科技,是做一個東西出來。」小P老師做了一個很經典的比喻,容我分享出來!
在研究機械手臂的時候產生一個疑問! 要多少力量的推力,
可以拉起多重的東西,
而且不會翻倒?
就很可能變成一個科學問題。
然後假設學生有疑問!
那就可以分兩種方向解決:
一個是查資料,獲得答案。老師直接講也可以...然後知道答案後,再從maker的角度去解決問題。讓機械手臂可以順利運作,並且知道限制。
另一個方向,就是真的轉變成科學問題,
去研究取得數據,推出理論。

發想...

由於目前是實驗階段,配合我自己開設的社團課程。再從最近掌握的資料中,我個人覺得 Arduino 是不錯的開源工具,非常適合自造應用,在應用上可以很直覺,模組更是五花八門。不論是測量、數據收集、機器人...而且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各式各樣的應用與程式碼。再加上它在現有課程的培養上(資訊課程),可以搭配學生的既有能力達到,算是很容易入門的工具。小孩可以在做中玩、玩中學,讓學習這件事更有樂趣。
雖然機器人是我的 Fablab 課程的一部分,其實我還是希望重點在coding的邏輯訓練,了解一些語法的變化會產生甚麼結果。有了這樣的經驗,再去複製到創作或設計解決問題方法的可能。所以不論是 Arduino 車子和 MeArm手臂,都只是課程中認識 Coding 的媒介(增加樂趣而已),反而是從他們的舊經驗中 (Scratch) 去認識程式語言與設備的關係(走由科學教育館,深入《自造世代》!)。再將這些經驗應用於學科課程中。
以我們中學生社團學習為例:
他們透過樂高機器人
與美國學生組成國際團隊
參加競賽
比賽不是重點
而是過程的文化衝擊、思想整合
再加上語言能力的訓練
這些就算是maker精神.....吧
這其中需要語言能力、溝通技巧、資訊能力、學科知識...等
10月12日的國慶連假,一群噗友相約,來去取經,謝謝中軟科技的連宏城老師,他將應用的課程都已經準備好,從 S4A 到 ArduBlock。這一次,一起創客開趴!

3 則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